立春刚过,广德市安定街道团山村的桂岭家兴生态养殖农场的猪舍里已是一派劳累气象。清晨5点,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晨雾,58岁的钟家兴已起源巡视猪舍。这位与生猪打了6年交道的“猪倌”,用生态养殖的灵巧书写着村落复兴的新篇章。
养殖场依山势而修,篱笆围栏表便是联贯的葱翠林海。钟家兴掀开饲料桶,金黄的玉米与青葱的葛根叶相映成趣,“这些崽子们逐日要跑几个钟头,得给它们备足力气。”“每头猪都是‘定造套餐’,玉米、大豆、红薯藤按孕育阶段科学配比,又有基地自种的季节蔬菜作加餐。”发言间,钟家兴将新收割的苜蓿撒进食槽,引得黑猪白猪争相抢食。
待日头攀上树梢,钟家兴推开圈门,猪群便如解了缰绳般涌向山林。这些正在林间长大的牲畜深谙天然时序:春啃嫩蕨夏食野莓,秋嚼板栗冬拱葛根。春耕时节的双重劳顿让这位老农脚步生风。上午刚完毕猪舍消毒,下昼就带着耕具赶往玉米地劳作。猪舍旁的发酵池飘着淡淡酒香,那是用玉米秆、葛根、红薯藤与菌种调造的自然饲料。“好山好水养好猪,咱这的猪要起码养满12个月,黑猪更是需18个月才会出栏,昨年出栏的168头猪,每头比通俗猪多卖几百元,还求过于供。”钟家兴脸上尽是高傲。
跟着订单量逐年拉长,钟家兴正盘算扩张养殖周围,“来岁多招点人手,也鼓动大多一块致富嘛。”正在这个万物苏醒的时令,钟家兴的生态梦和着春耕的节奏,正滋长着村落复兴的新期望。(王立东)
互联网信息音信供职许可证:增值电信生意策划许可证:皖B2-20080023